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 娟)7月26日下午,“东·南有约——人生新手村”村游研学活动在海南镇刘泽村温情启幕。这场以“游戏化研学”为特色的亲子体验活动,通过融合高校学术资源与乡村乡土文化,为东台、兴化两地44组亲子家庭及留守儿童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成长初体验。
此次研学活动由海南镇携手东南大学、东台市全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活动现场,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学长学姐组成“学霸天团”,化身“试炼引导者”,为亲子家庭带来一系列趣味与知识兼具的体验项目。
在动力船原理与制作区,孩子们围在学长身边,认真学习船体结构与动力原理,尽管有小组的船在试航时“翻船”,但在学长鼓励下反复调整,最终完成比赛。“比起输赢,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面对小挫折时的坚持。” 东南大学学生陈永辉说。电路连接启蒙区里,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连接线路,当LED灯点亮的瞬间,现场响起阵阵欢呼。“这是最生动的‘触电’教育,比起游乐场,这样的乡村研学让孩子学到了更真实的成长。”家长夏先生笑道,“如果能有系列活动,我们肯定还会来。”
除了学术相关体验,乡野乐趣与文化传承也是活动的亮点。真下水摸鱼的环节,孩子们挽起裤脚踏入水池,凭耐心和专注等待鱼儿;国象之乡文化守擂赛上,村民代表与孩子们展开智力较量,以“兵过河变车”解读成长的无限可能;剪纸、鱼拓、竹编等非遗手工课上,非遗传承人耐心指导,孩子们凝心静气,在自然与传统中感受不一样的成长……活动尾声,集齐通关文牒的家庭纷纷在限定许愿鱼符上写下祝福,悬挂于树。“这些陪伴的笑声,本身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家长韩女士感慨道。
“我们希望打破传统研学的刻板印象,用‘人生新手村’的概念,把乡村变成实景游戏地图,让孩子在探索中感受成长的多元可能。”海南镇活动负责人表示,从“身份注册”“新手地图”到“通关文牒”,每个环节都传递着“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探索脚印”的教育理念。
夜幕降临,水边音乐会如期上演,东南大学的学生、刘泽村村民村干及参与活动的亲子纷纷登台,定制化的临水村宴上,“新手村菜单”呈现出地道乡土风味,让研学之旅有了“沉浸式的生活体验”。
“这是我们与海南镇的初次跨地区合作,为我们后续串联大地区文旅资源开展研学、康养等活动积累经验。”东台市文旅局全域旅游公司销售总监潘姣姣表示,这种“乡村提供场景、高校输出内容、跨地合作运营”模式,既让乡村研学跳出了单纯“逛景点”模式,也提升了教育内核、增强了吸引力。
“我们探索的是一种可持续的合作模式。”海南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镇将结合此次经验,以刘泽村为试点,进一步优化内容,整合周边村落资源,形成‘研学线路集群’,并通过校地、跨地合作,持续延伸对‘人生新手村’的探索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