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董淑萍 葛颖 朱海涛)“车路河米企沿线的马路有些地方不平整,存在安全隐患,能不能帮我们处理一下?”“园区里面有几盏路灯坏了,可以更换一下吗?”近日,在联络站接待日,辖区群众纷纷走进戴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代表们耐心倾听,逐一记录。
近年来,戴窑镇人大致力于保障和服务人大代表履职,以“1家2站”的代表联络群众格局为基点,搭建镇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四级网格”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和创新运行模式与机制,有效搭建起服务企业四大平台。
营商问题求解平台。联络站开展代表履职活动时,常态化邀请涉企部门和重点企业参加,部门与企业围绕营商环境“双向奔赴”,企业对部门有话直说,部门对企业有求必应,意见直通、现场响应,精准服务、立竿见影,企业的难题得到重视和解决,倍增发展信心。
惠企政策落地平台。联络站不定期组织座谈会,邀请涉企部门到会,有针对性宣讲助企政策,为企业释疑解惑。镇党委书记多次参加联络站活动,虚心听取企业诉求和代表意见,现场回应企业提出的发展问题,帮助企业科学规划产业用房。2024年以来,帮助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万家福米业和光明天成米业分别争取土地指标40亩和75亩进行精炼油项目和发芽糙米项目建设,助力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政企深度合作平台。联络站聚拢政府部门和企业力量,整合政企资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部分企业在联络站座谈会上反映企业关键岗位招工难问题,应邀到会的经济发展局迅速反应,安排公司参加镇组织的“春风送岗行动”,参与线下和线上招聘,解决了公司招工难题。
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依托联络站,镇人大组织同行业上下游多家代表性企业到场同台“相亲”、互通信息、匹配资源。镇人大代表及工业口负责人组织开发区安井等多家大型食品企业和戴窑华东包装公司进行深入洽谈促合作。此外,代表们纷纷将所在领域的资源为企业所用、补企业所短,身体力行“助企行”。
“戴窑镇将继续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示范乡镇这一重要优势,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为契机,不断丰富代表联络站功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打造具有戴窑特色的现代产业高地贡献人大力量。”戴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